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 第623章教化神器

第623章教化神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什么,你把扶桑的三神器都抢了。”汤和刚从佐渡岛回来,听说此事大吃一惊。

“什么叫抢,那什么倭王硬要塞给我的!”朱桂掏着耳朵说道。

汤和无语了,好像还真像是朱桂所说!

“何况,就算抢了又如何,他还敢发兵攻打石见不成?”朱桂无赖道。

“呵呵,这倒是,反正皇上本就打算扶植南朝倭王,彻底地将扶桑的局势搅乱,再给他们一点甜头就行了!”汤和道。

朱桂晃了晃手中的手链:“这勾玉不错,我留下了,其他两件神器,你安排送回大明吧。”

汤和惊道:“王爷,此事非同小可,还是先交给陛下定夺吧!”

朱桂不屑道:“不过一个破玉石而已,父皇肯定会给我的,不必再说了!”

汤和还想找郑和帮忙劝说,结果郑和直接跑到船上去避而不见。

郑和才不想管这种事情,还是让信国公去头疼吧。

结果,汤和直到三日后船只起航还没见到郑和。

船行两日,来到千岛群岛。

“此是何地?”朱桂问道。

“扶桑人称为北方四岛,岛上有虾夷土人居住。”郑和说道。

“之前远征船队就是在这里遭

遇了海上风暴。”

朱桂看了看海图说道:“这对面就是苦夷岛了,若是在这里建立据点,大明可以更容易控制苦夷岛。”

“殿下所言甚是。”

苦夷岛就是库页岛了,此时库页岛是野人女真的地盘,而东部则生活着虾夷人。

直到鸦片战争后,清朝走向衰落。沙俄强迫清朝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后,又以调停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借口,强迫清朝签订《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与俄国。

“还要多久能到美洲?”朱桂问道。

“若是顺利的话,三个月能够抵达。”郑和说道。

“什么?这海贼王,谁爱当谁当!”朱桂一把将草帽摔在地上。

朱桂是真累了,一开始他靠着新鲜劲儿,还不觉得。

但这天天就看海,这谁能受得了!

.........

金陵大学。

一群读书人正围着刚印刷出来的字典议论纷纷。

张显宗翻着手中的字典,许多简体字他很轻易就分辨了出来。

字典附录有拼音表,包含拼音符号和音调符号,都用汉字标注出读法和用

法,学过中原雅音和洪武正音很容易就能掌握。

但一些读音,张显宗很难接受。

因为他是福建人!

不只是他,教室里议论纷纷,都是对于这些注音的意见。

桂彦良站在讲台上:“我知道大家来自天南地北,或许会对一些注音有意见,但这洪武字典是集结了二十多位翰林学士,逐字逐字探讨确定的,这些翰林学士来自各省份,绝对是经过研究才确定的。”

张显宗一开始感觉不太适应,但慢慢看下来,觉得似乎也慢慢适应了。

他发现这字典简直是教化神器!

无论他想要查找什么汉子,都可以利用拼音和偏旁在前面引索快速查找到,如此一来,识字的成本大.大降低!

“我原本以为,大明皇帝打压孔圣后裔,不过是一个荒废儒学的莽夫,但见此字典,又有金陵大学,才知大明文风之盛!”

张显宗看去,发现是高丽留学生赵大临。

此人是平壤赵氏子弟,是十五个有资格与高丽王室通婚的“宰相之宗”,他的父亲赵浚位列江陵交州道都检察使,是李成桂的核心支持者。

赵浚在李成桂麾下,经常与沈五接触,对于大

明快速崛起感觉到震惊。

便将儿子赵大临送来大明留学,花了重金才进入国子监。

“听闻,这洪武字典是陆先生主持修撰的,不知道在下能否有缘见一见这一位大明隐相!”赵大临赞叹道。

张显宗已经拜入科学门下,他解释道:“这字典虽然是老师提议的,但老师他贵人事多,只是指正一二,并没有参与修撰,洪武字典的总裁是桂老先生,以及解缙学士。”

“还有,你可不要乱说什么隐相,陛下早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

赵大临道:“我可不是乱说,民间都说了,陆先生不世出之才,比之房杜犹胜一分,唯有孔明能与之比肩!”

“你可别说了,老师听到要生气的!”张显宗说道。

但他脑子中却是浮现出那张俊脸故作正经,但嘴角不由勾起。

嗯,人非圣贤,喜欢听恭维的话,又有什么错呢!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声呼喊:“往扶桑的船队返航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