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九十三章 该动手了

第九十三章 该动手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格律没有统一,另外就是古音韵和现代音韵有差别。比如一个上字,现代读音是第四音,按照格律属于仄,但古音是读二声,格律是平。

到了宋代后格律就渐渐统一了,比如南宋刘渊就做了《平水韵》,完善了所有格律韵脚定式。

这些天来吕夷简、王曾、王随、蔡齐、宋绶、盛度、晏殊等几位顶尖学术界高手悉心教导,赵骏已经把格律和韵脚搞清楚,也知道该怎么写诗。

比如说平韵就是声调的前两声,仄韵就是声调的后两声。

而这道题目按照韵调格律,就是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但赵骏写出来的诗估计跟打油诗没什么区别,所以还是得抄。

他看着这做题规则,想了一下,就写下了“晚色动边思,去年犹未归。戍楼人已冷,目断望征衣。”

这首是范仲淹将来去西北和西夏打完仗回来后写的,现在还没写出来,恰好符合格律。

可惜他那首《江上渔者》是早年老范在应天写的,而且这家伙当时水平不够,有几个字格律不对,不然肯定抄了他这首最出名的诗。

至于歌赋的话。

赵骏想了想,把《后赤壁赋》给他抄了,《前赤壁赋》虽然勉强背得出来,但一是字数多,二是里面有涉及到不少时间、地点、人物,怕对不上,就不抄了。

好在这些东西都是初中高中语文课有教,赵骏是文科生,加上又是历史系,诗词歌赋抄起来不能说绰绰有余,那也能变个大文豪吧。

只不过诗词都是小道,他也没那想法强行到处去乱抄扬名,还是手头上的事情更要紧。

写完了诗词,静静地等待着收卷。

下午就能开院了。

时间慢慢过去,等到中午时分,随着又是咚咚咚咚的锣鼓响起,周围净是哀嚎一片。

赵骏做这些东西简单那是直接有现场的,可他们就不行了,得临时去想。

一首有定式的诗,既想完成得诗体格律韵脚完美,还要有意境、内容,难度不亚于螺蛳壳里做道场,相当不容易。

所以大部分举子都做得很艰难,要么不符合规范,要么就内容不太行。

即便是像很多进士诗也写得很一般,如欧阳修中进士的时候,诗里对着主考官就是一顿马屁狂吹。

更有卖惨的人才,如有一年进士试是考试词,有个考生写《青玉案钉鞋踏破祥符路》,把自己这些考生说得相当凄惨。

至于能写出优秀诗词的人,少之又少。

赵骏平静地交卷,然后卷起了铺盖,开始收拾起行囊。

等走出木屋的时候,周辛就已经过来了,向他低声说道:“知司,出事了。”

“什么事”

“宣德门外的一户宗室家被掳走了一名宗女,有消息说那宗女在婆台寺,刘指挥使已经带人过去了。”

“怎么掳走的”

“那宗室住在宣德门外大街东头,女儿叫珍姝。大街西头有个他家亲戚,派仆人来请小姐去玩。珍姝母亲同意,于是仆人回去找轿子。没多久一顶轿子停在门口,抬着小姐离去。片刻后,又一顶轿子来接小姐,家人这才知道女儿被人骗走了。”

“这手段一听就知道必须有内鬼才能行得通,否则怎么可能会那么及时有轿子来,下面有消息报过来是谁做的吗”

“是的,一般是鬼樊楼做的,那些人喜欢派人去各家富豪府邸做奴仆打探消息,等得知富豪家眷要出游或者探亲的时候掳走对方,要么索要赎金,要么就拿去卖掉,但他们基本不会对高官权贵和宗室动手。”

“那个仆人抓住了吗”

“没有。”

“嗯。”

赵骏点点头,说道:“我猜到是什么情况了,那宗女应该不会有事,你让下面的人准备对李德文动手吧。”

鬼樊楼的背后就是开封府那帮人,而李德文这家伙由于吝啬,只愿意买一份消息,后面找上来的探子们要么被他拒之门外,要么他烦不胜烦甚至派人给打出去,以至于一些探子怀恨在心,搜集他的罪证交上来。

事实上李德文的罪证范仲淹就已经给了他,迟迟不动手就是为了让底下的探子们露出原型,现在已经差不多了,又出了宗女被掳的案子,所以赵骏已经决定先对李德文开刀。

他在众人的保护下出了太常寺后院,此刻前院已经聚集了诸多举子,试卷已经收了上去,要等所有的试卷送到礼部之后,才能开门。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的样子,门终于打开,无数士子涌向外面,此刻寺外亲属们早就翘首以待,一时间人山人海。

场间百态赵骏没有去管,跟着人流出去之后,正准备先把东西送回去,然后去处理皇城司的事。

结果在外面等候的狄青等人才刚刚过来,就听到有人喊道:“汉龙兄,汉龙兄!”

赵骏扭过头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