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二百四十章 你就是东风

第二百四十章 你就是东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包围,可以说宋国得到了大片战略要地。
第三,双方于涞水两岸边境开榷场互市,允许一切商品自由流通买卖,不许强加干涉,治安和地区事物由辽国和宋国共同派人管理,税收则由买卖双方的商人国籍来定。
如宋国商人贩卖东西,则贩卖所得税归宋国收。辽国商人贩卖东西,所得税则归辽国收。
第四,宋国恢复之前与辽国断开的一切外交关系,保持使者联系,但将取消一切接待使者的费用,双方遣使路上的花销只能自费,到开封之后,宋国只提供食宿,不会有其它任何接待费用产生。
第五,辽宋签订互不侵犯盟约,若是一方撕毁条约,则另外一方将把对方视为敌对国。此次因为辽国侵略再先,本应该彻底中断宋辽关系,并且要求辽国赔偿一切战争损失,但考虑到和平是两国百姓的期盼,就再给辽国一次机会,勿谓言之不预!
第六,宋辽以涞水为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藏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不得私自往边境增兵,不得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贸然派兵越过边境擒拿盗贼逃犯,如有违背,视为侵略。
第七,也是最后一条,恢复宋辽兄弟之国的名义,以宋为兄,辽为弟。以后只有双方皇帝寿诞,才会互相派使节庆祝,并且规定双方贺礼统一为二十万贯,不再像以前那样,哥哥照顾弟弟,时常多给寿诞贺礼。
一系列的条约签署,宋国这边已经由赵祯盖了玉玺,辽国那边则由耶律宗真盖上玉玺,一式两份。一份为辽国的羊皮卷,另外一份则是宋国的纸,互相交换,互相收藏,成为了正式契约。
很快,随着条约签署之后,辽国那边就拿三千匹战马换了五十万贯“岁币”,然后耶律宗真在南京析津府,向群臣们宣布,这次取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
虽然涞水南岸的七县已经被宋国占据拿不回来,但宋国不仅奉上了几十万贯买地钱,还保证继续上缴岁币,换取辽国息怒。
接着到八月份的时候,耶律宗真又卖了几千匹战马给宋国,凑了个百万贯,算是给群臣交差。
辽国群臣也不是傻子,哪怕是不清楚耶律宗真背后的交易,可涞水南岸要不回来也是事实,打了败仗,土地还没了,却对外宣称大胜利,怎么看怎么像是辽主在通敌卖国。
但有了钱就好说。
耶律宗真给军队发了犒军钱,军队总算是稳定了士气,又给了大臣们赏赐,安抚了主战派,在这种情况下,辽国主战派才算是偃旗息鼓。
毕竟除了没经历过保州之战的那些人以外,其余大多数经历过那次战役的将领们可都保持了沉默。
谁都不希望再面对宋军的手榴弹和火炮。
在这种情况下,支持耶律宗真的决定,得到辽主卖马给的犒军赏钱,俨然已经成为了军队的利益共同目标,其余主战派再怎么叫嚣,又怎么可能强硬得过军队呢?
因此在这种大多数人心照不宣的情况下,耶律宗真勉强算是平定了辽国权贵们的不满,剩下的就是安抚各个部落,稳定辽国局势了。
九月初,宋辽两国都开始大规模撤兵。
宋国在新占领的涞水南岸七县派驻官员,设立榷场,重新布防调控军队。
范仲淹依旧在河北路主持大军,一是要治理一下地方,二是布置一下防线,三是继续与辽国接洽,完成条约签署的后续贸易。
如买卖马匹、矿产,开通榷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等等,都需要时间。
一直到十一月份,范仲淹才算是把整个河北路稍微整理了一下,于十一月二十四日,被赵祯一道政令,调回了中央。
年底天气变冷,今年的汴梁下起了雪,簌簌的雪花纷飞,却并不是那种覆盖大地,只是飘了雪,地上湿漉漉的,呼呼的冷风吹,能把人冻得骨头都在发抖。
范仲淹穿上厚实的军大衣从郭桥镇路过,南下从汴梁北门入城,他是走的陆路,于黎阳过河,走汴梁东北方向的陈桥镇显然更快一点。
但他走到长垣县的时候才想起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陈桥兵变。
老范就只好绕了个远路,从开封西北方向入城。
城外岳台亭,赵骏率领着文武百官,代表赵祯前来迎接。
远远的范仲淹只带了几十名护卫队出现在了道路尽头,随后见到亭驿附近的大队人马后,便加快了脚步,催动马匹疾驰而来。
马一跑快,那冷风嗖嗖地吹,虽然有军大衣撑着,可鼻涕都差点没把老范冻出来,脸都生疼,只好强忍着。
终于到了近前,他迫不及待地翻身下马,向赵骏等人迎了上去。
“汉龙!”
“哈哈哈哈,老范!”
赵骏上去就给他一个熊抱,拍着他的肩膀道:“你现在名声满天下了。”
“希文,这届政制院换届,你要上来咯。”
吕夷简过来酸酸地道。
“希文,干得漂亮!”
晏殊上来帮他掸了掸肩膀上的风雪,笑道:“扬我大宋国威啊。”
王曾说道:“外面这么冷,先快回宫里吧。”
“是啊,陛下在等着呢。”
盛度这老头也来了,也穿着军大衣,但还是鼻涕都快冻出来。
虽然现在广东那边棉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