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宋发展与国债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宋发展与国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生产玻璃制品,比如放大镜、眼镜、望远镜等等,专供权贵使用。

没办法。

高纯度玻璃需要苏打,可没人合成苏打,只有自然界的天然苏打用,自然没办法大规模产出透明玻璃。

至于水晶,自然界没有一丝杂质的高纯度水晶是非常少的,也不能满足需求。

所以现在就暂时这样,等以后合成碱问世才能普及。

不过少量玻璃出现,自然也就够赵骏大展拳脚,利用初中物理知识,很容易就能发明出这些东西。

倒是让吕夷简、王曾、李迪、张士逊这些眼睛不好的老头沾光。

此刻吕夷简继续汇报道“这样算的话,加上上半年的夏税,今年的农业税已经能够达到差不多四千万贯。商税、征榷和外贸税还没统计上来,但根据往年推算,今年的税收应该能超过一亿贯了。”

“大孙,这不算是剥削百姓吧。”

赵祯看向赵骏。

赵骏笑道“生产力提升上来,税收慢慢跟上来也是正常的事情,这说明咱们做大了蛋糕,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百姓刮地三尺,导致只有财政收入好看,民间却是一塌糊涂。”

“这就好,这就好。”

赵祯放下心来,笑着对大家说道“朕一直担心新政会损害百姓利益,如此朕便安心了。”

“现在大家就明白做大蛋糕的好处了吧。”

赵骏环顾众人。

“可是朕还是觉得好慢。”

赵祯叹息了一声道“朕好希望不久之后,就有火车、飞机、轮船乃至高铁、手机、电脑。”

“慢慢来吧。”

赵骏安抚了一句。

从景祐三年开始,到如今马上庆历六年,已经刚好满十年。

十年对于一个国家的改革进程毋庸置疑,变化是巨大的。

后世我国从90年代到2020年,三个十年,就是改天换地般的不同。

但赵骏还是对现状不是很满意,因为除了生产力有所提升以外,工业变革也仅仅只是个起步。

想要达到后世那样的丰功伟业,怕是至少还得十个十年,甚至二十个十年也说不定。

不过不管怎么样,从一无所有的农业社会,到什么都有的工业社会,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

后世我们有这样的成就,其实离不开全世界已经有过几轮工业革命,可以摸着前人经验过河,迅速成长起来。

可在大宋不行,他必须要一步一步,完成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显然是一条极为艰难的道路。

“除了今年的税收以外,从六月份开始,摊丁入亩新统计的人数大部分地区也汇报了上来,除了广西、广州、福建等偏远地区以外。”

吕夷简继续道“摊丁入亩前,于庆历二年的人口普查,大宋的人口为1219万户,人口71926493人。而新政之后,除去三地之外,增加了173万户,935万人,如今大宋总人口突破到八千万了。”

“这是个好消息啊。”

赵骏说道“看今年这形势,明年总人口统计上来,8000多万人绰绰有余。摊丁入亩之后,老百姓会放心大胆地生孩子,未来十年内突破一亿人应该是没问题的,而接下来从庆历六年之后的十年,将进入大宋的高速发展时期,正需要庞大的人口。”

“嗯。”

赵祯微微点头,随后问道“大孙,朕之前看一篇里,说是工业化之后,往往需要倾销产地。带嘤就是四处开发殖民地,往殖民地倾销谋取暴利,我们就算是进入工业时代,有殖民地吗?”

赵骏笑道“带嘤小国寡民很容易市场饱和,自然只能对外扩张。大宋人口多地盘大,而且未来吞并西夏、辽国、大理、安南等周边国家会提上日程,完全可以先进行内循环,让大宋的老百姓日子变得更好。”

“那原材料怎么办?”

“周边国家不是有吗?而且还可以从海上丝绸之路买,有了轮船怕什么?”

“这倒也是。”

“等咱们国家的市场饱和还遥遥无期呢,这太长远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先从国外大量引进原材料,反正这个时代的国家估计也不懂贸易壁垒和关税的东西,给点好处就能卖了。”

“那咱们看一下组数据报告。”

赵祯说道。

吕夷简就继续汇报。

现在大宋蒸蒸日上,蛋糕做大之后,不能保证每个百姓都丰衣足食,但至少大部分百姓还是生活得更好。

数据显示,今年也不过才统计了一到十月份的大部分数据,但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超过了去年,达到了33亿贯,增长达到了9%,全年增长突破12%应该没什么问题。

当然。

现在生产总值每年暴增是靠着从几年前就大幅度推广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再加上大幅度降低农税,大量开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