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执掌盐铁司

第一百六十二章 执掌盐铁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这是每年都会有的,那差别可就大了,而且这还只是清查了淮盐,要是把井盐和解盐也都清查一遍,那每年税赋是不是就能涨一千万两。

这么想着,赵祯突然有股子冲动,想把李皓直接排出去接着去查盐税之事。

但李皓此时却给赵祯浇了泼冷水「虽说如此能增加赋税,但此举却过于消耗民力,在没有解决如今官盐存在的问题,臣不认为这样是件好事。」

这话就让几人有所不解了,欧阳修问道「你说官盐存在的问题,具体是说什么。」

李皓答道「此次巡盐,我在走访一趟之后,感触颇深。

首先是盐户问题,私盐之中很大一部分盐户私下向盐贩售卖的,至于他们为什么会情愿冒着杀头之罪,如此做。

本来我也不太理解,但当我清查之后再去到盐场,才了解到真实情况。

因为盐户的盐只能卖给官府,所以负责的官员就刻意压低收盐价格,抬高售盐价格。

竟令盐户自己都吃不起盐,这生计难以维持,他们也只能另谋出路,将盐偷偷卖给盐贩。

二来是官员与盐商勾结的问题,盐商直接堂而皇之的从官盐里面拿货。

而后为了保证重量,相应官员便会在官盐之中掺杂沙子或者小石头,导致官盐的质量极差,都比不得私盐好。

而且私盐不用缴纳盐税,即使加上贿赂官员的费用,其价格依然比官盐低,但质量却优于官盐。

这两相对比,百姓自然会转而购买价廉质优的私盐。

另外地域专卖制度,也有问题,而这些问题绝非是撤换一批官员就能解决的。

若不能真的解决这些事情,单一去禁绝私盐,很难达成效果,而且于民有害无益。」

听到百姓因此受苦,赵祯陷入了沉思,从本心中赵祯绝对是个爱民的好皇帝,可官盐收入占事朝廷税赋的近三成,也是绝不能出问题。

没想明白的赵祯,便出言说道「盐税乃国家大事,决不可轻乎,但百姓生活不易,也不可过于苛责,对于这件事要如何处理,卿等可有什么想法。」

赵祯说完便望向了对面的四人,巡视了一下见没人开口,便又望向了李皓。

见这情形,李皓只好答道「此事臣倒是还没有想出什么太好的办法,不若给臣一点时间,让臣好好想想。」

赵祯这时也意识到李皓这是刚忙回来,便说道「也对,你这刚刚回京,马上还得准备成亲的大事

,也不该太劳累了。

反正如今淮南的盐务刚清理过,短时间能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你可以慢慢想想。

正好盐铁使一职出缺,年后你便来就任盐铁使一职,正好来处理盐务之事。

至于正式的封赏,也等年后开衙再说,你回去后也给其他人说一声,让他们安心。」

知道自己又升官了,李皓便起身感谢皇恩浩荡。

随后便先行告辞离开,等到李皓走后。

赵祯又说道「关于盐务的事,朕有个想法,就是把榷货务之权划归三司之中,统一管理。

正好诸位卿家不是一直觉得官员冗余嘛,此次便借着这个机会罢掉榷货务。」

听到这话的欧阳修自然高兴,一旦榷货务之权归到了三司之中,意味着他手里面的权利陡然加大。

只是韩琦此时却有话要说「若是将榷货务归于三司,那三司的权柄是否过大了些。

欧阳学士刚正不阿,统领三司自然没有问题,但难保之后的历任官员也能有如此能力。

一旦所托非人,到时再没有了钳制,岂非容易坏了朝廷大事。」

听到这话,欧阳修自然不好辩解,毕竟韩琦说的是以后的官员,这事谁能保证,而且当众挣权也不是欧阳修的风格。

于是欧阳修便望向了富弼,看富弼是什么意思。

但显然富弼,没打算掺和进来,一直闭口不言。

韩琦见此,便想接着再劝,让赵祯改变想法。

但赵祯对此颇为坚持,说道「韩相公所说也有道理,但也不可因噎废食。

就像是如今你们在推行的新政一样,总要先去试行一番,才知道好坏,你们说对不对。」

听到赵祯把此事都和新政扯上关系了,富弼对合并之事本就没有意见,于是便转头支持。

随后欧阳修也顺势表明了态度,见其余人都同意了,韩琦也就不再说什么。

见事情已经定下,赵祯说道「好,那这事便这么定下了,等到年后便开始处理此事。

另外这次李皓还押回了不少犯官,也也都押起来,等年后大理寺会同刑部审理。」

说完赵祯便把记录给了富弼,让他来处理此事,而后便离开了。

等赵祯走后,三人便相继离宫。

在路上,韩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