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国公府迎亲

第一百六十八章 国公府迎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原先的计划可没有这条。

而且要是自己入仕为官了,那接下来的话又以什么立场说出口呢。

于是连忙拒绝「草民已经有十余年未踏足官场,实在是心有力而力不足。」

好在赵祯也是一时兴起,见秦夫子拒绝,便就没有在多说,而是问起了民间的具体情况。

知道后面说的储君之事,正好中了秦夫子的下怀。

于是秦夫子便趁机提了储君之位不稳,民间也因此议论纷纷的时候。

虽然这个话题是赵祯自己提的,可秦夫子的这番回答,还是触动了赵祯的那根敏感的神经。

只见赵祯说道「卿家这话是想要帮谁说的,欧阳大相公还是韩大相公,卿家与他们似乎都挺熟悉的嘛?」

秦夫子见此赶紧说道「草民这是发自肺腑之言,绝非是为了帮谁而说。

范文正公当年便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草民虽身处江湖,却也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官家,此事也绝无其他意思。

说起来臣无儿无女,比官家还要不如。」

听了秦夫子用自己做例子说出的话,毕竟这人就怕比较。

毕竟他至少还有女儿活着,比起无儿无女的秦夫子要好上不少,所以赵祯的脸色还是缓和了些。

随后秦夫子赶紧接着进言「草民也明白官家的顾虑,顾虑这家族宗祠的传承有序。

可官家与臣不同,官家身系天下之重,不似草民这般了无牵挂,所以难免要做些违心之举。」

赵祯此时也有些入情了,说道「卿家所想我也知道,可我那孩儿啊。」

看着赵祯已经有所意动,秦夫子便趁机说道「其实若是官家不愿意立即册封太子,如今还有一个位置也能达成目的。」

赵祯的政治智慧自然明白,秦夫子说的这个位子,指的是开封尹一职。

从现实来讲,其实赵祯早已明白自己无子的事实,如今还空着太子之位不肯授出,无非是内心的还有一点挣扎罢了。

听了秦夫子劝谏,赵祯已经有所意动,但也没有当堂决定。

反而是岔开了话题,说起了李皓的婚事来。

正好这些时日秦夫子就住在李府之中,所以倒是能讲的头头是道。

而后赵祯还很是体恤的把秦夫子留在宫中用膳,之后才让秦夫子离宫。

出宫之后,秦夫子回首望了一下宫门,心里明白赵祯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只是要选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所以在出宫之后,关于宫里面发生的事,秦夫子谁也没告诉。

毕竟皇城司还是有点作用的,鬼知道皇城司的人有没有在李皓府里,到最后可别把好事变成坏事。

至于欧阳修那边,秦夫子也自信这个老狐狸不至于露出马脚。

事实上,秦夫子的应对也是对的,赵祯确实是有所防备,所以在这之后,迟迟没有宣布这项命令。

当然,对于政事堂报上来的开封府尹人选,赵祯也是统统留中不发。

这事一拖下来,慢慢的就有人似乎闻到了风向,其中就包括韩大相公。

于是韩大相公便私下告诉了赵宗全,其意就是现在册封太子的时机不对,但此时却有个更好的机会。

只要被任命为开封尹,那一样是储位象征,而且当年赵祯在未登基之前,也曾当过开封尹,这就让这个位置更具有象征意义。

只是韩琦自然是极为精明,当然不会自己傻乎乎的身先士卒。

于是便开始安排手下官员趟路,从原先的劝立太子,改成了如今的任命开封尹。

可是赵祯这位在位四十年,亲政也有了三十一年的帝王,自然也能由两次转变,猜出幕后还有人没有露出面来。

便干脆引而不发,一直把这事给拖了下去。

反正到最后,韩琦和赵宗全有没有着急,李皓不知道。

但李皓是等得有些急了,就想着要去找欧阳修问问情况,看他到底进展到哪一步了。

可还没有等李皓出发,秦夫子就阻止了李皓,说道「你离成婚还只有几天,其他事情就不要掺和。

你毕竟娶得是英国公独女,礼数方面一定要周到。

你三司的差事,也去告个假吧,专心忙着成亲的事。」

听到这话,李皓很有些诧异,只因公事方面秦夫子按道理是从来不会插手的。

今天却突然说出了这番话,就让李皓就有些湖涂。

但基于对秦夫子的信任,李皓便没多问。

因为李皓相信,秦夫子肯定是不会坑骗自己的。

既然让如今不明说,那肯定是有不能说的原因。

于是在第二天,李皓便去到了三司衙门,找到了陈升之告假。

陈升之对此也没有为难,毕竟到时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