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九章 前往徐州

第九章 前往徐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模样,再看到秦夫子有些呆滞的样子,心中便也对李皓的答卷起了好奇之心。

于是便出声问道:“秦夫子,我儿答得如何?”

秦夫子闻言说道:“小公子答得很好,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看来小公子不来我这课业,学的东西反倒是更强了些,具体的还是夫人自己看吧。”

说着便将书简交给梁氏,转头便盯着李皓,不知是在想些什么。

梁氏这里看完之后,面向李皓也是颇有深意,随后便对李皓说道:“既然你今日答得不错,证明你平时确实没忘了课业,那今次我便不罚你了。”

随后便让秦夫子下去休息,把李皓单独留下说话。

两人沉默了一会之后,梁氏率先开口道:“我看过你以往做的文章,中规中矩并无太多出彩之处。

但看你今日这篇文章,无论立意,还是用词、用典都极为出彩,绝非一日之功。

莫非你平日都在有意藏拙,可这又是为何呢,难道是担心我与你父亲?另外你今日又为何要显露出来。”

对于今日的冒头,其实李皓早有想法,本来李皓是打算安安生生的过下去得了。

但从剿匪遇到万松柏开始,再到曲辕犁的发明,袁昂这个名字已经文帝那里打上了印子,这日后的清闲怕是已经没了。

既然躲是躲不了了,那李皓就干脆高调起来,反正总归不能委屈自己,岂不是丢穿越众的脸。

在听到梁氏的话后,李皓立马解释道:“父亲与母亲待我都是极好的,而且兄长也是通朗豁达之人,我有何需要担心的。

只是平日里疲懒惯了,反正诸事都有兄长顶着,我也懒得去出风头。

至于如今显露,只是孩儿发现自己对军伍之事颇感兴趣,想在这上面多花些时间。

那我总的让母亲相信,我能两者兼顾,否则母亲能答应我的想法?”

梁氏闻言沉思了几秒,说道:“事关你的课业,我不好做主,此事我会传信与你父亲,让他来决断。

在你父亲回信之前,秦夫子的课你不能断了,不过上课天数可减半,具体的我会去与秦夫子商议。”

听到这话,李皓当即明白这是已经成功一半了,当即高兴答道:“多谢母亲成全,孩儿一定谨遵教诲。”

之后为了增加梁氏和袁沛的同意概率,面对秦夫子的课业,李皓开始火力全开,反正秦夫子那里是惊呆了双眼。

而袁沛的回信也没让李皓失望,不过在信中袁沛并没有过多提及李皓所谓天赋之事。

一来可能是没有亲眼所见,终究是有些不信的;二来则是直接表明让李皓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像他当初那样。

反正如今家中上有他这个父亲支撑,下面还有袁慎来承继家业,李皓不用刻意去担负什么责任。

这个结局比起李皓最初设想的要好上不少,看来袁沛是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他过去的影子。

当初若非戾帝作乱,或许袁沛现在还是一个任侠,陪着自己心爱的姑娘走遍山河大地。

明确了袁沛的意见之后,梁氏便做主让李皓自行抉择课业,但前提是李皓答应不能将诗书礼义丢掉,该学还是要学的,只是不需要再花那么多时间。

至于秦夫子这边,梁氏也找他谈了话,毕竟李皓这么做,对于这个夫子而言,肯定是不恭敬的。

所以如果秦夫子要走,梁氏也能理解,并愿意奉送大礼相送,表示歉意。

而事实上,秦夫子再思考一番后,也真的离开了,是由李皓亲自护送出青州的,以表师生之仪。

等秦夫子走后,梁氏便没有再去请老师来,毕竟就以李皓这零散学习时间,也没谁愿意来。

人家好的夫子自然也是有脾性的,哪看得惯这种样子,所以梁氏便干脆自己亲自来抓。

至此,李皓有了充足的训练部曲的时间,前提是只要李皓的文章能一直做的让梁氏满意就行。

东去春来,到了春耕时节,这部曲训练便只能告一段落,毕竟在农业社会这可是天大的事,要真把农时误了,那不知会饿死掉多少人。

不过这次有了曲辕犁的帮助,袁家耕种很快就提前完成了。

之后又花了些许时间去开垦了荒地,但数量也并不多。

没办法,胶东毕竟不是什么荒蛮之地,自古便是人口稠密之地。

而在春耕秋收的这段时间内,既然不好做大规模的训练,李皓便又趁着空闲开始了自己的发明之路。

这次李皓的目标是改进下造纸术,现在的书简都太厚重了,一本完整的论语放下来就有一大摞,实在是不够方便。

另外就是如厕的问题,李皓刚来之时没啥钱,也不好为这事找袁沛、梁氏要钱。

毕竟他们在这上面的花销也不大,直到李皓挣了第一笔钱银之后,便开始用绢来擦。

舒服倒是舒服,可就是太奢靡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