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24章 公主

第24章 公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史丞, 打扰了。”

姜沃的又一个休沐日被占用,不过不是被晋王,而是被文成公主。

在此之前, 她已经与礼部、太常寺的官员一起, 排定了文成公主的行程时日上报了皇帝——礼部太常寺负责典仪流程部分,她则负责为这些仪式观天象定吉时。

因是第一回出太史局, 与别的署衙朝臣合作, 姜沃心头也一直绷着一根线, 这第一步是不能出错的。

好在这几天下来, 礼部和太常寺的官员,从一开始略带别扭与探究, 到后来已是完全信得过她专业素养, 待她与同僚一般视之了。

说来, 姜沃能这么快与其余衙署同僚合作愉快, 也得感谢魏王李泰。

礼部、太常寺和太史局商议和亲行程的第一天, 魏王亲自在旁坐镇, 看着他们商议典仪。

一来,他上体圣心, 表现的跟父皇同心同德, 关爱和亲公主,二来, 他总记得姜沃给他算的‘明年事不同’那一卦,觉得可以再跟仙师一脉拉拉关系, 于是不请自来了。

魏王李泰坐在旁边,存在感极强, 大伙儿做事都束手束脚。

不只因为他的地位和那种骄人气势, 还有他的体型。与父亲和兄弟们不同, 李泰胖的很突出,腰腹洪大,以至于每逢下拜,都像是一只企鹅要弯腰一样难。

皇帝心疼这大胖儿子,只要不是正式场合,都会免了儿子的礼。

于是那日李泰穿着绛紫色大团花纱袍,头戴带有金附蝉的远游冠,坐在一侧,在姜沃眼里,总是忍不住将其幻视成一根顶着蒂,镶金嵌玉的茄子王。

还不是沉默的茄子,而是时不时要强行发声的茄子。

比如姜沃才翻着今年的天文历说一句:“癸酉日,太白顺行,岁星列于东……”

旁的官员都在等下文,魏王已经击掌:“好!算得好!果是精妙!”

姜沃:……6

其余官员:尬住了,我们该不该跟着喝彩?

好在姜沃已然跟师父们呆久了,再尴尬的场面,也依旧保持面容如常,如山上浮云缓缓飘走一样淡定。

魏王这一掺和,其余朝臣们倒是跟她有同病相怜之感,以至于她迅速融入了集体。

就这样,姜沃上了几天贼累的班。

好容易忙完,到了休沐日,晨起姜沃就特意多躺了一会儿。谁料起床没多久,就接到了文成公主的名刺,想要亲来拜访。

姜沃就回了陶姑姑,在正堂布置下熏香、果碟、饮品等候公主。

*

文成公主身边如今服侍宫人颇多,皆是到九成宫后圣人赏的。

但她这回过来,就带了一个侍女,显然是打小跟她的,看着举止有些拘谨,格外小心,跟宫里熟谙宫规的宫女不太一样。

凡在宫正司内的女官和宫人,都出来排排站给公主见礼。

以至于落座的时候,文成公主还有些不好意思:“原是想临走前与姜太史丞谈讲一二,却扰了宫正司。”

文成公主是个爽快的人,很快就把自己的来意说明,不令人猜测:没有什么事,不过是想在离开大唐前,再与故土上谈得来的人说说话。

姜沃笑答:“好。”公主想说什么,她都会仔细聆听。

其实文成公主是待和亲的公主,后宫的限定期红人,此时无论去哪个宫都会受欢迎,有的是人想跟她谈话,关照于她,让皇帝看见她们的贤德。

但文成公主自知将要远行,一辈子不会再见这些人,最后这十天半月的,也就不愿再敷衍掩饰,让自己成为别人展示贤惠的舞台。

她以需苦学吐蕃语,无暇拜会为由,常日待在自己宫中,从不主动去见后宫嫔妃。

倒是今日,算得姜太史丞休沐,她便一早令侍女递了名刺,没带任何架子,悄悄走了来。

她真的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单纯地说说话。

好在经过最初的热闹(圣人赏赐嘉勉,后妃们立刻跟着赏赐赞扬)后,已然没什么人注意文成公主的去向了。在嫔妃们看来,这位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结交的人脉。

与其关注她,不如多想想怎么给即将出嫁的高阳公主准备贺礼。

虽说高阳公主不比长孙皇后嫡出的几个女儿那般受圣人疼爱,但也是庶出公主里出挑的,圣人颇喜欢这个活泼开朗爱骑马男装的女儿,为高阳公主选的婚事也很不错,是心腹重臣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

在后宫娘娘们看来,这门亲事才是要紧着应酬的呢。

*

姜沃请文成公主喝的并不是扶芳饮,而是姜桂饮,喝到口中热辣辣的。

姜桂饮很常见,不单是太医署常备,哪怕外面的饮子药店铺也常熬这一味饮子,专治湿寒腹胀。

她特意挑了姜桂饮,是觉得应当正和此时文成公主的脾胃。

初春时节,新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