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朝大昏君 > 第330章 212 陈九畴的安排

第330章 212 陈九畴的安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法。对于朝廷的忠心不足,这是从汉唐时期开始一直存在的问题。”

“嗯。”

朱厚熜点头。

西北这里生存条件不好。中原王朝十万人部队驻扎在西域,从哪里弄那么多吃的、喝的,供应这支部队。西域本身就是穷的叮当响,连养活自己都很困难,更何况是这么多军队。

这就需要朝廷的支持。

但西域远在千里之外,离中原有四五千里地。这么长的距离,朝廷怎么支持他们。再说西北地区交通条件也不是很好,很多物资运输过去,路上消耗的,是送到前线的好几倍。朝廷拿出一百斤粮食,等送到西域,最后能剩下十斤就不错了。其实九十斤都是在路上吃掉的。

这样的损耗,朝廷接受不了。

以前朝廷控制河套地区的时候,对于西北还能够支持。可是现在河套地区在鞑靼部落的控制之下。俺答的土默特部落控制的丰州地区,其实就是属于河套地区的。土默特部落就是靠着河套地区特殊的情况,才能够种地,发展部落实力。

早年间,朝廷用盐引,要求商人给边关送粮食。

但盐政改革之后,就废除了这一点。所以现在边关军队的粮食问题,变得越来越棘手。就连北边的几个重镇都是如此,西北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朕想了想。真正要支持陕西三边重镇,最重要的还是当地农业要自给自足。”

“皇上,边关重镇的卫所情况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卫所屯田问题很严重,导致大量的军户逃离。臣总制陕西三边军务,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压制屯田出现问题。指望卫所屯田自给自足,是很困难的事情。”

说起西北的情况,陈九畴倒是来了精神。

立马给朱厚熜说明情况。

朱厚熜点头,道:“朕知道。所以朕的意思是,陕西能够有更多的粮食产量,让朝廷调拨粮食的时候,可以不用从中原调动。”

“皇上,陕西农业情况并不是很好。朕虽然不管陕西民政,但也对于这些有一定了解。陕西除了关中平原一带,其他地方耕地情况不是很好,粮食产量也非常一般。加上陕西徭役负担很重,因此陕西逃亡流民很多,荒地也是越来越多。”

“你倒是知道的多。”

朱厚熜笑了笑。

陈九畴担任陕西三边军务,果然对于陕西情况是做过了解。

当然朱厚熜之所以知道陕西的情况,不是从陕西官员那里得到的。朱厚熜是看了张璁的密折,才知道陕西的情况原来是如此的不好。

张璁给朱厚熜密折当中,对于自己调查的湖广情况简单做了汇报。

特别是湖广人口结构。

湖广目前的人口构成,主要是三方面人口组成。一个是湖广本地人口,一个是来自江西的人口,还有一个就是来自陕西的人口。张璁初步调查之后,认为陕西流民进入湖广安家的人口数量,一点都不少于江西。只是陕西那边很多都是流民,所以官府没有统计。

从江西来到人,不少都是官府引导,甚至是官府强制性迁移的。他们都是有官府正规的身份。但陕西过来的,并不是官府做的,而是从陕西逃离的流民。

因此很多人都没有正规的官府身份。

按照张璁的意思,湖广的人口比官府统计的人口多。

主要是黑户太多。

而黑户当中,陕西移民是主流。至于陕西农民为什么流浪到了湖广,就是因为陕西的徭役太严重,农民根本承受不住。所以只能是抛家舍业,来到湖广这里开荒。反正湖广是真正的地多人少,土地非常多,荒地也很多。而且湖广的土地,有很多都非常肥沃,且不缺水。

但人口少。

正是这些流民最喜欢的地方。

接到这些报告,让朱厚熜很无奈。

朱厚熜非常想要改变这一切,但这不是朱厚熜一句话就能够改变的事情。陕西那么多官员,从布政使司开始拥有最完整的行政机构。而且朝廷隔一段时间会往陕西派遣巡按御史。

且在陕西,除了总制陕西三边军务的陕西总督之外,还有陕西巡抚、延绥巡抚、甘肃巡抚、宁夏巡抚,总共四个巡抚的存在。就是因为大明朝的陕西地理位置太重要,所以光是巡抚就有四个。北直隶和南直隶,都没有安排这么多的巡抚。

但有什么用。

说不定正是因为这些部门太多了,反而压得陕西情况问题颇多。

“你可能不清楚。最近朝廷得到了一种新的粮食种子,叫玉米。这是我朝海商从吕宋岛那边拿过来的种子,在福建一带已经种植有段时间。今年朝廷在全国各个省份,都种植一批玉米,看看效果如何。从目前得到的效果来看,还是非常好的。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够收获两石左右,稍微好一点能够收获三石。江南地区一些上等田,甚至可以收获四石产量。因此朕准备让你去陕西,负责在一些产量不好的贫瘠土地上,推广这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