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黜龙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林行(10)(8k2合1还债)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林行(10)(8k2合1还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入更为灵活多变、效用更广的奇经八脉阶段。

然后去窥探一下,所谓任督二脉到底意味着什么。

毕竟,到了这个时候,他愈发恨自己修为不足……真要是到了凝丹期,大不了大不了爷不伺候了嘛!

带着这种心思,如今的张副常检做梦都在想着突破,就连去南衙轮班上岗,为张含张相公做守卫,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可偏偏最后一条正脉委实艰辛。

当然了,人家张含张相公其实也已经不需要伏龙卫跟着他才能进入议事堂了,南衙的其他相公们虽然还是很冷淡,也不是一开始连话都不说的地步了……伏龙卫如今也只是守在议事堂外和张含的公房外,充当一种更高级的金吾卫罢了,也确实没啥可在意的。

人心懈怠,莫过于此。

“民部那里什么时候能把金银凑齐?”

这一日雨水依旧,张行正站在议事堂门外廊下看雨,虽然没有回头,但只听声音便是知道白横秋在说话。

“无所谓什么时候能凑齐。”张含的声音旋即在身后响起。“可以边修边凑……关键是设计方案和总构,本相的意思是,若方案得以通过,即刻开工。”

“倒也不是不行。”停了半晌,方才有人出声,却似乎是首相苏巍在说话。“我觉得可以让北衙的人接手通天塔了。”

“自然可以,但我有一些话要说在前头。”还是白横秋的声音。“通天塔非同小可,所以我们工部来修的时候,是精益求精的,只用一万人工,小心又小心,以至于现在才起了四层……北衙那里要拿走可以,但应该让我们工部的人完全的、彻底的撤走,然后再让北衙当面完全接受,再签个文书什么的……当然需要什么找我们拿,我们也没有什么不能给的……总之一句话,既然不是我们修了,我也好,我们工部也罢,绝不能担这个泼天的责任。”

“白相公太小心了吧?”有人似乎来劝。

“不敢不小心。”白横秋语气坚决。

“那就这样吧。”张世昭忽然开口。“就这么办……谁的事谁弄干净,都别到时候推来推去的……一个人抄家灭族总比两个人抄家灭族好,何况英国公家里一抄起来怕是要半个朝堂都没了,而高督公就一个兄弟两个侄子,砍起来也利索。”

此言一出,原本来劝的声音便再不出现了。

事情似乎也定了下来。

“所以……这意思是天枢金柱的方案其实已经有了?只是先送大内去了?”皇叔曹林的声音忽然再起。

“是。”张含赶紧应声。

一阵沉默之后,换首相苏巍来问:“能给南衙留个底吗?大约是什么形状?多高多大?用多少金银?总不能真像传言那般要造个一百丈高的纯金大柱吧?”

“苏相公开玩笑了。”张含似乎被逗笑了。“我便是再蠢又如何会这般无稽……一百丈高还能不塌那得至尊下凡来修……其实,大略上还是铁的。”

张行依然在目不斜视的看着议事堂屋檐下滴落的雨水,根本没有在意身后的讨论,他在想今晚吃什么,反正今晚是在张含新得的御赐大宅子里吃,不要钱的。

“方案是这样的。”张相公很快就开始介绍了。“一百五十尺,十五丈高……但大约要起个土山,三层台子……还要算上最上面的三辉圣相。”

“哦。”

“我就说嘛。”

“主体上是镔铁,但外面要盘一条龙,铜制的龙……金银主要是用来雕花和在柱子上雕刻圣人功绩的铭文……最上面的三辉圣像肯定要镀金或者镀银……然后四御也要四面各有映照,但主体是天枢金柱,就不必过于夸张了……直接在土山四面来做其实就可以……”

“这天枢金柱主体得多粗?”忽然有人打断,似乎还是张世昭的声音。

“这个要看具体的制作,可以是空心的,只要立得稳就好……”

“大约要费铁多少斤?总造价多少钱?”张世昭紧追不舍。“曹中丞等半天不就是这个意思?小张相公何必遮遮掩掩,总是说别的?”

“得要两百万斤铁吧?”张含的声音停顿了片刻,方才给出答案。“两百万斤铁……总造价我找人算了,按照市价,连铁带铜带银带金……合计要两千亿钱。”

门外的张行茫然了起来,他是真的茫然,因为他不知道这个造价对于仓储堆满的大魏而言,到底是高还是低。

但很快,议事堂就给了他答案。

“有点多了吧?”苏首先声音有些颤抖起来。“明堂和通天塔加一起都没……”

“通天塔不说,明堂的花费其实都在人力上,而人力是不要钱的。”张含言之凿凿。“而且两千亿钱也只是听起来很多,我是民部尚书,如何不晓得朝廷家底?如今每年收的赋税,能有四千万石粮食,六百多万匹丝绢,八百多万匹麻,然后盐铁茶酒等商税专卖大约两三千万贯文……粮食不值钱不说,丝绢和麻再加上商税,一年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