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耕耘贞观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平定岭南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平定岭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所有的人才与资源,基本上都吸纳到了广州来,广州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向心力,对周围落后地区的虹吸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而通过这个重要节点,唐朝也就彻底掌握了整个岭南,哪怕安史之乱后也不曾放弃。

所以想在广州扎根,要么得到广州刺史的支持,要么得到程知节这个岭南道总管的支持。

“岭南这边地广人稀,你想要耕地的开拓之权倒没什么问题。

甚至开拓出来的耕地能够享受到头年免税的待遇。

只不过,你们医疗营不都是关中人吗?准备要留在广州?”

程知节听到医疗营的话挺稀奇的,毕竟他实在没想到,医疗营还要跨职业干活的。

“程总管说笑了,我们自然跟着大军回去的!”刘神威正色道,

“只不过这田地不是为了我们,而是为了农业学府。

越王来前是嘱咐过我,若来到广州,那就想办法尽量多拿下来些土地开垦起来。

等战事结束,他便会派遣农业学府的学子过来建立分校。”

“越王居然想要在岭南建立分校?”听到这话,程知节倒有几分不可思议。

说实话,对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人看来,李泰建立农业学府虽然有公心在里面,但若说没有私心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实在是公心大过私心,所以学府建立也就建立了,大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这件事情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多少是有好处的。

但程知节绝然没想到李泰居然愿意子在岭南这鬼地方建立农业学府,这有什么意义?

是的,程知节真找不到李泰在岭南建立农业学府的意义在哪里?

也看不出这对李泰有什么好处?

甚至原本李泰农业学府培养出来的学子被进一步的砸在这无底坑中。

“多稀奇的事。”刘神威看着程知节一惊一乍的样子,自豪道,

“农业学府本就是为我大唐解决百姓衣食温饱而建立的学府。

岭南既是大唐领土,治下是大唐百姓,那农业学府在岭南建立分校,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越王也说了,本来是没准备在岭南这边建立分校,但相信程总管的能力,定能平定乱事。

岭南这边刚经历大乱,正所谓大乱大治,所以此地百姓更明白和平的宝贵。

因为饿过肚子,才懂得粮食珍惜。

这才让我们医疗营打个前哨,后面会陆续有农业学府的学员教师过来。”

“没想到越王居然有如此恒心!”程知节不由感叹。

再看眼前的刘神威,不知道怎么的,总觉这家伙身上好像飘荡起光环一样,让自己为自己思想赶到自残行愧。

也是,现在的越王才十一二岁,这样的孩子懂什么夺嫡,分明就是赤心一片为大唐啊!

程知节对刘神威道:“你给开拓之权,只要还没开发的野外耕地慢慢开垦也就是了。

不过开垦出来多少土地,都要登记在册,若是出现隐报瞒报,却也别怪我不讲情面。”

“还请将军放心。”刘神威对着程知节说道,“若是发现了我第一个处理他们。”

程知节点点头,实际上真出现了什么隐报瞒报的,程知节也并不在意。

因为哪怕对广州这边朝廷还是挺重视的,但若说要发展广州,那就太不现实了。

现在越王头铁想要跳进来,那程知节不可能阻止,甚至还会鼓励。

毕竟这样肯定能加强岭南与朝堂之间的联系,对于程知节来说,这样又何乐不为呢。

至于所谓瞒报不瞒报的,现在这岭南地区,哪怕还是广州主流还是地广人稀,人烟稀少。

退一万步,现在岭南这边有给朝廷多少的税收吗?压根就没多少。

要不是朝廷缺少给犯人流放的地方,像是岭南道西部,江南道南部之类的边远地区,朝廷都想要放弃掉。

不过,对李泰想在岭南这边建立农业学府的想法,程知节觉得还是应该跟李世民提一提。

这件事情放在捷报里面不太合适,便放在私人的奏章里面,一起送过去吧!

程知节大笔一挥,便写了一份捷报,以及一份私人奏章,派了快马让人送到了长安去了。

他的捷报是一路直接送到了皇宫中,至于他的奏报,李世民喝了长孙皇后递过来的醒酒汤水上完了早朝后,才姗姗迟来的看到了。

“知节到底对付僚人有一套本事,想来再过两到三年,这岭南道便能安稳了!”

李世民看着程知节送上来的奏报,露出了欣慰神色。

不过,看到李泰居然通过医疗营,打算在岭南建立农业学府,这倒让李世民不由疑惑。

自己的这个孩子看不透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