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续齐天大圣真身传 > 第42章 陈抟传图

第42章 陈抟传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孙悟空听了张咏如此说,笑道:“纸银子不过是代表金银的凭证,只是用滥了,谁都能印了,便坏了事。这纸银子要以金钱为根本,而金钱要以财货为根本。老子所谓‘重为轻根’是也。货为阴,金钱为阳。现银为阴,纸银为阳。阴阳协调自然顺遂。”张咏一听,肃然起敬,拿着杯子起身向孙悟空敬酒,他说道:“大圣,不愧是大圣,全然不是话本中的模样,这才是大圣的真身!”说罢,一饮而尽。

席间种种不必细表。饭罢,又喝了一回茶。张咏说道:“依着大圣的想法,我接下来准备先铸钱,然后再将印‘交子儿’的商家做一番整束,那些个根本没有银两做底本也敢印制的便要惩治。”孙悟空说道:“当年,我来到这益州,印山当时给我安了个‘武曲’的化名,如今看来都是真意。武曲落在乾卦,即是钱又是官。官者管也,钱归官管,还是官归钱管,这是大事!知州已然明白,便是这益州之福,天下之福!”

兴致仍然浓浓的张咏与我们有说不完的话,直至天色渐暗这才起身。印山要留晚饭,张咏说,来日方长。我们送出阁外,但见白雪茫茫,铺天盖地。

又要过年了。印山将原来长峡众百姓的地契放进箱子运回了印家庄。进得峡中,一路敲锣打鼓,说要将地契归还各家。峡中百姓哪里顾得上天气寒冷,欢呼雀跃,一路跟进印家庄,用自家租地文书换回了地契。自此印山在这峡中便如大善人一般的存在。

年就这样过了,此时已是景德元年,转眼间,我们在这大宋益州过了六年了。这一年益州变化很大,城中面貌恢复到了王均起事前的样子了。蜀中人士向来好学,自古人才倍出,但蜀乱已久,蜀人对朝廷很不感冒,不愿意做大宋的官。张咏大劝蜀学,对益州的张及、李畋、张逵等有名的学者引导考学,结果这三个人都登科了。蜀人学风日盛。因为印山的名声,水智又在张咏身边,印山的儿子也入了官学。蜀中历来富庶,但奢靡之风也盛兴。张咏以身做则,提倡俭约。平常只穿皂色布袍,角带也不事外饰,自家寝室中没有侍婢,寒酸得连寺院禅房也不如,服饰器物都空空如也。他顺应风俗,百姓喜欢的正月十七日的钱灯会、正月二十三日的蚕市、二月二日的小游江,他都让继续存在。张咏趁着春季,自己亲自种地,以此感化百姓。百姓们都看到了张咏的苦心也一心于耕耘,益州殷富的情势一天盛于一天。

这一年,张咏联合益、邛、嘉、眉等州,铸铜铁钱以稳定物价。下令核查各印制“交子儿”的商户,发现弄虚做假,并无真金白银做底就滥印的立即取缔。有一些利用此事大放空贷,大放空债,巧取豪夺的商户收监处置。以“印银交阁”为首,将十六家商户印制的交子汇总销毁,核准实银实账,全由“印银交阁”一家印制。官定存取汇兑只能收取百分之三的利钱。“交子”一词这才正式被官方称谓。自此交子乱象这才算停止。

这一年益州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转运使黄观上奏朝廷,把张咏治蜀的盛况一番褒扬。宋朝皇帝让巡抚西蜀的谢涛给张咏传话说:“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这一年张咏一直都很忙,却忘不了隔一段时间会见见孙悟空和我。每每谈一些神仙与易学的话题。孙悟空与我来到这大宋朝,本是神异之事,只是我并不觉得真实,总觉得这象是幻觉。孙悟空对于张咏谈到的一些神话、神仙事迹并不作肯定与否,只是说“神游”而已。我也认为,“神”不过是人心的一种升华,“鬼”不过是人心的一种归沉。至于“易”道方面的话,自然是论之万言,也无确切,只是兴致在这里,万事万物亦在这里。所以总有说不完的道理,论不完的事理。每每见面总是到了天黑才会散去。印山、水智跟着我们聊过一两次,听来无味,便不再参与。

马上又要过年了,蜀中又下了一层薄薄的雪。张咏邀孙悟空和我到杜甫草堂赏梅,饮酒。这杜甫草堂原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益州时的居处,当年本就是茅屋,早就没了影。五代时诗人韦庄找到旧址,重新结了茅庐。进入大宋太祖年间,蜀中文士重修成了院子,宋军烧益州城时,因为这里地处宽旷,并未受到影响。这院子并不大,只是满院的梅花,雪花稀稀疏疏地飘到那梅花上,晶莹而血红。屋子里的炉火旺旺的,酒烫得暖暖的,隔着窗看着那雪梅,心有所感。于是说道:“见到这雪梅花,便想起了梅花占。易道简易,易即是万物,万物即是易。”张咏一脸的茫然,问道:“什么是梅花占?”

只听窗外一个老者的声音说道:“谁在泄露天机?我徒孙还没有出世,哪来的梅花占?”我们三人遁声往外一看,只见一位身着道袍,满面红光,白长眉、白长须随风飘飘的老者站在廊下。那张咏六十岁的人,也是胡子一大把了,像一个少年,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直冲出门外,倒头便拜,口中说道:“不想今日能在此处见到师祖。老人家的身体还是这样健硕,真是我等的福气!只是十多年前,师祖不是飞升了吗?”那老者笑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道无形,道之为物,惟恍唯惚。飞升,不过是众人所见。”我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