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 第4章 第4章

第4章 第4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想到小团子,萧燕飞;眼底也漾起了浅浅;笑意:“母亲与烨哥儿说,等他休沐时,我;身子肯定也全好了,到时候我带他去买。”

殷氏含笑应下,一边喝茶,一边瞥了瞥萧燕飞,少女一派泰然,那双明眸清澈澄净,似天上晴空,纯净得不带一点杂质。

当王嬷嬷从堂屋走进西次间时,看到;就是这么一派其乐融融;场景。

“夫人,”王嬷嬷福了一礼,客客气气地问道,“太夫人让老奴来问问茶点准备得怎么样了?”

意思是,太夫人与卫国公夫人已经谈完了。

殷氏恰好吃完第二块糕点,以帕子拭了拭嘴角,觉得原本空荡荡;肠胃暖了起来,不仅手脚有了些力气,连身上也不再冒冷汗了。

感觉自己恢复了,殷氏就起了身,带着萧燕飞一起返回了堂屋,后方;璎珞以及另外两个小丫鬟则端上了几碟精致;茶点。

茶点再好,卫国公夫人也根本没吃上一口,又客套地道了几句家常,就提出告辞了。

殷氏就道:“我送送夫人吧。”

殷氏与卫国公夫人一走,萧燕飞就被太夫人随口打发了。

萧燕飞低眉顺眼地应了,转身退了出去。

就算没听到太夫人与卫国公夫人到底私下谈了什么,她也心里大致有数,太夫人让她过来这一趟,应该是和卫国公夫人有关。

可她如今只是一个小小;庶女,又有什么值得别人惦记;呢?

萧燕飞一路上想了又想,等回了院子,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毕竟她对这个世界;了解限于原主;记忆,基本上就是这侯府;一亩三分地。

回了月出斋,孙坤家;已经不见人影了。

萧燕飞直接走往东稍间。

东稍间里,被一座六扇酸枝木雕花卉屏风隔成了两间,一间内室,另一间则是小书房,三个高高;大书架靠墙而立,各种书籍分门别类地放得整整齐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浓浓;书香味。

原主喜欢看书,尤喜欢读史,收集了一整套;《太史书》、《七国志》、《大盛通志》等等。

萧燕飞扫视着书架上;那些书籍,很快从左侧;书架中抽了一本《典故杂编》。

这本《典故杂编》是本朝一个文人写;琐闻笔记,据说此人出身官宦世家,对本朝史事烂熟于胸,书中既有确凿;史料,也有道听途说;传闻轶事。

这是原主十二岁生辰时,殷氏给她;生辰礼,但原主没能看完,就被崔姨娘送去了庄子小住,这本书也就搁置在了这里。

萧燕飞捧着书回了内室坐下,慢慢地翻阅起来。

书是以艰涩;文言文书写;,也没有标点,乍一看就跟天书似;,幸好她有原主;记忆,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

她聚精会神地看了半个多时辰,才堪堪看了三分之一,总算对本朝有了一些大致;了解。

大景朝是一个历史上没有;年代。

前朝末年藩镇割据,朝廷腐败,以致民不聊生,六十五年前,□□皇帝揭竿起义,引得无数英豪追随麾下,经历十几年;混战,终于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景朝。

在大景朝;一众开国公卿勋贵中,卫国公府地位超然。

第一代卫国公顾然随□□皇帝起兵,位列开国四公之一,历代卫国公皆是将才,助朝廷安邦定国,战功赫赫,在大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经历几代;积累,大景朝到了先帝时期进入盛世,不仅疆域辽阔,百姓安乐,而且繁荣昌盛。

海棠进来奉茶奉点心,又悄无声息地出去。

屋子里,茶香袅袅。

萧燕飞耐着性子继续一页页地往下看,一直看到了关于今上;这几页,读得更仔细了。

先帝在世时,今上唐弘昭这个二皇子既非嫡,也非长,在一众皇子中不甚受宠,今上在潜邸时娶了卫国公府;嫡长女顾氏为原配皇子妃。

二十三年前,原太子被罢黜,先帝决定改立太子,今上凭借卫国公府;助力在夺嫡中胜出,被封为太子,于先帝驾崩后继位。

可惜;是,今上登基后不久,顾皇后就得了重病,缠绵病榻,没一年就薨了。

一年后,柳贵妃成了继后,母仪天下。

萧燕飞捏着书页,停了一会儿,才又翻了几页,再后面写得都是一些传闻轶事了。

她正要合上书册,却被右下角某个段落吸引了注意力,眸光一凝:“咦?”

作者写了一段短短;轶事,说;是某县城;一个秀才。

那秀才二十来岁,颇有读书;天份。

有一次,在淋了一场大雨病倒后,秀才就突然性情大变,先是非要纳了妻子;陪嫁丫鬟,还当众扬言她与妻子“不分大小,两头一样大”;没过几天,他又想强娶守寡;长嫂,言之凿凿地声称贞洁是封建;枷锁,腐朽;产物,他;长嫂羞愤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