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阴山箓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人九法 真幻莫测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人九法 真幻莫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苏彻说着将法力缓缓放出。

法力勾连天地,如同一道道蛛网深入地下,将隐藏于地底的一点点阴气缓缓吸纳。

不过短短一瞬,武陵郡王便觉得眼前明亮的许多。

那是周围阴气被苏彻吸走的表象。

起。

道道阴气缓缓向上,苏彻伸出手指在空中轻轻一点,从袖中拿出一张白纸凭空一丢。

道道阴气攀附这白纸,在空中渐渐凝结成型。

车轮、车辐、盖顶……

一辆玄黑马车便这样显化出来。

这是……

武陵郡王好奇地看向一边的燕七。

“苏兄的幻术也算是入门了。”

燕七看着细节不甚明白的马车点了点头。

苏彻这几日没少在幻术上面下功夫,今天看起来,确实是有所进益。

借用阴气来行使幻术,本来便是鬼魅们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甚至可以用本能来形容。

苏彻在脑海之中构想出一辆马车的形象,然后以阴气加以填充渲染,在法力的作用下生生“造”出来了一辆马车。

所谓幻术,便是欺天瞒地,指鹿为马,将原本的“真实”加以“扭曲”。

苏彻如今变幻的便是那张白纸,而变幻之后的结果便是那辆马车。

只要将白纸“扭曲”的幻术还在起作用,那这张纸变化的马车就一样可以跟真的一样奔跑。

在苏彻看来,真幻之法作为天人九法之一,用后来人的话来说就是“观测的手段会影响观测的结果”。

天人九法,虽数为“九”,不过并不是指的“九”这个数字。

道经之中以“九”为阳数之极,取得是代表无穷无尽之意。而所谓的天人九法,其实是对各种法则进行统合整理的一个概述。

去伪存真,求取大道,这是一切修行人一直追求的一个过程。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自身的经历、性格、乃至自身的修炼法门,导致对所谓的“真实”有着不同的判断。

就好比同样是一道斩妖辟邪的神雷,即便黄天道和神霄道是近的不能再近的玄门,可用出来一定有不同的用法。

纣绝阴天秘箓,在苏彻手中跟在郁离子手中,一定也有细微的差别。

造成这种不同的,是不同修行者自身的“特质”,虽然偶有不同,但对“真实”或者说“大道”是没有影响的。

修行的过程,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去伪存真,追求“大道”和“真实”的过程。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真幻之法作为“天人九法”之一,实在是“天地”与“人”之间的一个根本。

而幻术则是构建于这真实与虚幻之间,如果说真幻之法象征着修行人不断“去伪存真”的过程,那么幻术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讲究一个“存真加伪”。

就好像苏彻丢出去的那张纸,在法力运化之下幻为一辆马车。

从此这张“纸”看上去是一辆马车,用起来是一辆马车,那这张“纸”距离真正的“马车”还剩下多少呢?

武陵郡王看着新奇,而燕七则是皱着眉头,手指上比比划划。

这主要是因为苏彻所用的“幻术”不是别的,正是他最熟悉的蜃影元剑。

或者说是蜃影元剑之中进行掩饰自身剑意,对一切加以修饰的法门。

以“剑意”作为画笔,以玄门法力作为墨水,终于一笔一划,将眼前的白纸幻化为马车。

这等举动若是放在当年剑宫内部争论之时,一定是立意派心中的妙笔,同时自然也是本体论眼中最为离经叛道之举。

不过燕七作为后来人,自然心胸眼光更加开阔,只觉得苏彻这一手或许还可以继续推演下去。

若是将其中的玄门法力改头换面,换成其他手段,又是否可行呢?

燕七当初便听师傅任浮舟讲过,他自身没有佩剑,乃是因为天地万物皆在其鞘中。

当时燕七还不太理解师父所说“天地万物皆在鞘中”的意思,不过现在看来苏彻的举动或者算是师父当初那一席话的注释。

今日苏彻不过是以自身剑意撬动玄门的太阴法门,一个介于生死之法和阴阳之法两大根基之中的一门小术。

如果自己日后以自身剑意统御更多的法则,又会熔铸出何等的神通?

那时或许便是师尊所说“天地万物皆在鞘中”的本意了吧。

燕七放开心神,忽然感觉眼前拨开云雾,又见一番气度。

旁观者的感触同苏彻自身的感悟比起来,其实还是差了一些。

眼前这套体系,苏彻之前在阴鬼地窟封印那群兵魂之时就用过一次,不过那时是以自身的剑煞作为骨架,充作封印兵魂凶鬼的牢笼。

不过今日再次用出来,感悟则更加深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