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不是吧君子也防 > 六十、大乱之始

六十、大乱之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inf

一个烫知识是,

江南道距离关内两京约莫两千余里。

而江州、洪州又处于广辽的江南道中心位置。

按照八百里加急,是一天赶路八百里,来计算。

一道紧急军情沿着最快的运河、官道传回神都洛阳,需要至少半旬。

这还不算途中的意外耽搁。

而眼下大周采用的,还是乾初太宗划分的天下十道,

县、州之上,一道之内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行政单位,各州算是各自为营。

所谓的一道监察使、节度使之类的职务除了边境外,其它道并不常设。

或者说,眼下这些官职存在,但是还未形成欧阳戎前世历史上那种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的强大实权。

简而言之,道一级的行政单位暂无卵用。

大周朝这种中央集权、地方臃肿的内重外轻情况,有好有坏。

好处是一道之地,被切割成一座座州县,各自监督,不易生乱,后方安定。

而坏处是,一旦出事,反应缓慢,无人站台。

于是乎,眼下北归戍卒在洪州生乱一事,在消息还没传回神都,朝堂还未做出反应之前,

消息传达来回一趟将近一旬时间的窗口期内。

只有江州大堂、洪州大堂的主官们自己,做出响应。

当下便是这种混乱、惊慌的局面。

正堂内,江州官吏云集,气氛沉默。

面对欧阳戎、胡夫等人齐齐望来的目光。

王冷然皱眉,不禁看了眼欧阳戎坦荡平静的表情。

他脸色阴晴不定了会儿,

少顷,勉强点了下头

“胡公公稍安勿躁,本官这就去与折冲将军们商议一二。”

王冷然匆匆离开了正堂。

前去召集折冲府将领。

不管如何,眼下这个危机时刻,欧阳戎、王冷然二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洪州、江州互为犄角,唇寒齿亡。

二人作为江州主官副官,江州一旦出问题,对双方都无好处。

正堂门口,欧阳戎收回目光,直到这时,才有精力观察身边许久未见的胡夫。

只见这位天子私使,皂袍凌乱,可能是急忙赶路的原因,面色憔悴,黑眼圈颇深。

他手掌依旧紧紧握在腰间那柄短刀的刀柄上,像是那一夜浮水而逃留下的应激反应。

也是。

任谁经历这种急转直下、死里逃生之事,都会惊魂未定,心弦紧绷。

只不过欧阳戎脑海里还记得,之前在浔阳渡接待胡夫时,这位粘着络腮胡的青年宦官成熟稳重的模样。

两相对比,倒是反差颇大。

欧阳戎抿了下嘴。

天子私使也是普通人。

即使是神都洛阳前来的钦差天使,身负皇权威严,自带尊贵品阶。

也不过是镀上一层金边的泥菩萨,过江时自身难保。

欧阳戎忽然想到,起事吓跑胡夫的那一夜,蔡勤等戍卒们是不是也这么想的。

这某种意义上,是对皇权威压的一种破除去魅。

产生一种朱紫公卿、神都权贵不过如此的畅快报复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试问古往今来哪个男儿能抵住这种翻天覆地的豪情快感。

可能这也是古往今来大多数打破稳固秩序的兵变,最后走向暴烈结局的缘由吧,停不住,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前面束缚其中时,被压的越狠,后面打破旧秩序,挣脱出来时便有多天高海阔。

“欧阳长史不担心洪州那边出事?”

一起走出正堂,胡夫看见旁边欧阳戎的面色,不禁问道。

“担心,急也没用。”

欧阳戎摇头“让我担心的事情有很多,总不能一直急吧,饭都不吃了。”

胡夫沉默了会儿,揉了下脸,点头“说的有道理。”

“对了。”

像是想起什么,胡夫摸了摸腰刀,不动声色道

“多谢欧阳长史那日赠刀。”

欧阳戎眉梢微扬,听出些弦外之音。

他左右看了看,旋即带胡夫走到了长廊另一侧的无人处,问“那夜发生了何事。”

胡夫叹气,将那夜惊醒后被苏骞所救之事,细细讲来。

“苏校尉话虽不多,却心细如发。若没他网开一面,杂家今日就见不到欧阳长史了。”

胡夫语气嘘唏。

欧阳戎安静听完。

忽问“公公只带一柄腰刀夜奔回来,公文印章等物呢?还有随从们呢。”

胡夫脸色讪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